发现历史、感受文化、知识传播才有力量
唐妮

这是国家博物馆义务讲解员朋朋在讲解结束时说的一句话。我想,这句话体现了朋朋内心对博物馆讲解公益事业的热爱。正是这种热爱与动力,能够使朋朋坚持11年做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而且越做越好。也正是他传播知识的激情和启发人们发现历史和感受文化的感染力,让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产生对他的敬佩感。

  • 本文作者(右)与义务讲解员朋朋(中)等合影

朋朋是我多年前在世纪坛博物馆看展览时认识的。当时也是因为偶然听到他的讲解,对于他丰富的知识和生动的讲解所吸引,之后与他建立并保持了联系。后来因为工作忙而没有时间去博物馆,好多年没有他的音信。几个月前的某天,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一小篇报道朋朋为小朋友义务讲解做公益活动得到家长们普遍认可的消息。这让我非常高兴,立即与朋朋恢复了联系。

初冬的一个周日,得知朋朋将在国博讲解“古代中国”的展览,我约了中学同学静芳一起前往。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来听朋朋讲解的四五十人中,居然有一半是小学生。在整整三个多小时无间断的讲解中,小朋友们席地而坐,认真安静听讲,积极地与朋朋互动,毫无躁动和打闹行为。成年人也是紧紧地跟着朋朋,从一个展台到另一个展台,被他生动的讲解和充实的内容所吸引,十分专注,秩序井然。朋朋则从头到尾以他的激情,生动地向观众传授着他的知识,没有任何废话和虚话。他有时站着,有时蹲跪着与小朋友们近距离的沟通。期间,他没有喝一口水。

  • 与小朋友们近距离的沟通的朋朋

朋朋的讲解从魏晋南北朝一直讲到清朝(可惜之前的讲解没听到)。每一个朝代,他都会挑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展物,从展物的特点到朝代的特点,从中国视角再看世界,其中介绍很多知识与文化。在一组骑马兵勇的展柜前,朋朋介绍了马鞍和马镫作为南北朝的发明之一,为古代战争骑兵作战提供了便利。在一个珍贵的青瓷莲瓶的展柜前,他介绍了作为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瓷器在东汉末年得以发明。他详细的讲述了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瓷器的特点。他从青瓷莲展开,讲述了印度佛教与希腊文化的关系。在山西应县的释迦木塔模型前,他不仅介绍了隋唐中国木制建筑的特点,而且与西方的石造建筑进行了比较。他从宋朝的书法和绘画展开,向观众介绍了如何从艺术哲学的角度看绘画,他又从明清修建的北京故宫展开,介绍了古代皇宫建筑群的逻辑排序和沿故宫南北中轴线想东西两侧展开的北京城门楼的空间排序。他介绍的知识之丰富、信息量之多,我都感到消化不了。

朋朋的讲解跨越了十几个朝代,既有朝代的特点,又有朝代之间的连续性,丝毫不让人感到杂乱;他讲述的知识之丰富,引经据典,却毫不让人感到是在炫耀;他的语言简练、用词适当、比喻生动,丝毫不让人感到沉闷。我相信,在场的观众都会佩服这位年轻人的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执着传播知识的精神和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 义务讲解员朋朋和他的观众们

他的讲解结束语很精辟,令人难忘。他说:“博物馆不是旅游景点,而是一个心灵休憩所,是人们可以静心思考和回忆的地方,是城市功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博物馆是收藏人类记忆、珍藏民族灵魂的地方,这是个可以彰显和培养美德的地方,我们要带着一份尊崇走进博物馆。我与大家分享我的知识,是因为,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发现文化、感受历史,知识传播才有力量”。作为一个喜欢参观博物馆的观众,我非常认同他的观点。

讲解结束后,尽管他很累,但还是对围着他与他交流的大小朋友们耐心的解答。在大家逐渐散去后,我和静芳邀请他在博物馆的咖啡厅和我们一起坐坐聊了会儿。他向我们讲述了这些年他做义务讲解员,为小朋友们讲授历史的公益经历和感受。他说:“我要向孩子们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日常工作的压力很大,除了要应付领导交办的工作外,还要花费很多时间看书备课,但是不论多累,都不会影响我讲解的激情。只要站在展柜旁,我都会满面笑容,用积极的力量感染观众。”他告诉我们,这些年来,通过博物馆的义务讲解,他认识了很多小朋友,其中很多小朋友今天已是大学生,还与他保持着联系,并感谢他对他们心灵的启迪。说到今后的发展,他说,他希望能够集聚全国的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之资源,让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深度发掘当地历史文化的特点,然后汇集起来,为社会、为小朋友提供一个能够更好了解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视窗,并通过这个视窗,了解世界。

与朋朋交流,你会感到他内心对义务讲解员这项事业的无比热爱;感受到他在通过自己知识积累与传播过程中获得的那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同时,你会强烈的感到,他的付出和持续的努力是多么的不容易。我想,当我们大多数人只是通过捐款捐物来做公益的时候,朋朋则是在用智慧,把自己学习的积累和思考的成果,通过博物馆的讲解,与那些喜欢参观博物馆,渴望获得更多知识的人分享。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公益形式,也是一种更有力量的美德教育。

在朋朋的微博上,我看到他写的这句话:“博物馆义务讲解员不是老师,也不是文化普及者。我们是引导者,带着尊重去引领观众,通过不同的认识和观察途径走近文物;我们是分享者,与观众处在一个平等团体中,共同发现周围世界的美好;我们是回忆者,帮助观众寻找和积攒博物馆的精彩记忆。”这是多么精彩的一句话,又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境界啊。

2013年12月6日

[ 关闭窗口 ]